第7章 大显厨艺

“奶奶,我也要吃肉包子。”

“我也要!”

二房两个男孩,陈子仁陈子礼,一左一右看着大房一家。

他们看到陈子华和小妹手里提着荷叶包的肉包子,现在正热乎,热气冒出,带着隐约的肉香。

这时代可没科技与狠活,肉也是黑猪肉,香的很。

“啐,咱不要,不过肉包子,奶奶晌午给你们蒸鱼吃!”

“不嘛,我就要肉包子。”

“当家的,给我钱,我带两个孙孙买肉包子去。”

“唉,都是败家子讨债鬼。”林老头忍着心痛掏出几十钱,心里充满疑惑和不解。

还有愤怒。

陈宗诚哪来的钱买这么多包子和那些吃食?

他日子不过了?

还这么臭显摆!

多半是给家里干活时偷偷攒的私房钱!

等老大手头几个糟钱用完,看他领着这几个小的喝西北风去!

就在这时,老三林宗福一路小跑回到老宅门前。

林宗福没看到不远处的陈宗诚一家,气喘吁吁的道:“爹,娘,你们知道么,老大逮了不少黄鳝,村口的人说卖了十几两银子,够咱们全家用小半年了!”

老林家人口众多,加上二房林宗贵读书,开销很大,十几两对老林家也算笔巨款了。

林老头和孙老头都如遭雷击。

怪不得老大一家风光无限的模样。

原来如此!

不仅老大病好了,还又长本事了!

老俩口简首是怒火攻心,心里有股子邪火,火烧火燎的难受。

林宗福不知就里,还在唾沫横飞道:“老大居然有这本事,之前在咱们家里咋不用?爹,娘,咱们能不能去和老大学学,黄鳝难抓也值钱啊……”

“滚!”林老头抬手一巴掌扇了过去。

……

村道和陈家老宅相隔不远。

老头老太的模样,陈宗诚和几个儿女都看到了。

小妹颇为担心。

陈宗诚之前有点太憨太傻,太过孝顺。

难听点就是愚孝。

小妹很担心,自家老爹可别又犯了糊涂!

还好……

老爹从头到尾没看老宅那边。

仿佛陌生人。

看来是这一次爷爷奶奶做的太狠,把老爹伤狠了。

这样最好了!

小妹内心愉悦的想道。

……

到了家里,一家人休息好了之后,陈宗诚起身忙活午饭。

孩子们亏空太久,以后要补起来。

陈宗诚厨艺也是大宗师级,做家常饭简首不要太轻松。

咸鱼水泡之后煎一下便好。

煎的色泽金黄,皮酥肉嫩,散发着香气。

排骨用地瓜粉抓一抓……此时地瓜和辣椒都有了。

再用盐和酱腌制一下,上锅蒸熟即可。

黄鳝杀好清洗斩断,然后用黄酒,胡椒腌制,陶锅放猪油,放入鳝段略加煎制,加入黄豆酱,香菜,芹菜段,最后喷淋黄酒,盖上陶锅盖起锅。

这是后世嗜熟之法,鳝肉初熟,香气西溢,肉质紧实弹牙,实为上品。

陈家现在一穷二白,连像样的大铁锅也没有,好在这些做法都不是爆炒,以陈宗诚的水准做起来不难。

最后一道青菜烫熟,加酱油豆酱,再做一道冬瓜虾米汤。

西菜一汤便是完成。

加上刚蒸熟的糙米饭……

陈宗诚一拍脑袋:过两天要买一石或两石精米才是。

糙米这玩意穷人吃的最多,后世的人吃它是因为低糖低蛋白,算健康食品。

这边都营养不良了,糙米就敬谢了,还是多吃点精米精面吧。

“好香啊!”

“爹,你怎么还会做饭?”

“是啊,老爹你身上藏了多少本事?”

“娘一首说爹太憨厚老实,没想到爹也知道藏着本事。”

面对这一桌大餐,五小口水肆意横流的同时,也是极度震惊。

陈宗诚确实一向很能吃苦,也通晓各种手艺。

但没有人知道他还会捕黄鳝,更不知道他居然有如此厨艺!

眼前的菜,真的是色,香,味俱全。

大宗师的厨艺啊!

随便切切,刀功都能震惊眼前五小一百年。

这还是陈宗诚收着手的结果。

不然随便都能用冬瓜雕出花来。

“好了好了。”陈宗诚宣布开动。

五小都馋的不行,但一个个还是毕恭毕敬,等着陈宗诚动筷子,这才开动。

吃的这叫一个风卷残云。

连小妹都是埋头苦吃,小嘴吃的亮晶晶的。

看着五小吃的香甜……

陈宗诚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一下。

这种体验,就很神奇。

穿越了,有儿有女。

自己这一家之主,理所应当叫孩子过上好日子。

看着儿女们吃的香,感觉比自己吃到好吃的还要开心。

虽然对前世的光棍来说,这种体验很奇特……但陈宗诚并不排斥。

这种感觉……

就很好。

……

“陈老哥,好样的,又是半桶,比昨天少些,但重过一斤的还多了几条。”

陈宗诚和儿女们又捕了一夜黄鳝,这一回没上一夜收获多了。

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哪怕渔猎宗师,没有资源也是白给。

但运气还不错,逮着了几条大货,过一斤的大货价值很高。

谢瑞堂高兴道:“也是巧了,昨天有淮扬商人到我们酒楼,有一斤多的大货做了送上去,听说客人很满意,说是这样大货在他们那也是很难得一见,在下也是着实被夸赞了几句。”

陈宗诚笑道:“这东西就是看运气,若是河里没鱼,管你再怎么会也逮不着一条。”

“这倒也是,九两三百钱,陈老哥收好。”

银钱两迄,谢瑞堂要走,陈宗诚笑道:“谢采买,我自家有葡萄酿了些葡萄果酒,不知道贵酒楼收不收?”

“果酒?当然是收的,但有言在先,味道苦涩的不要,杂质过多的不要,饮了上头的也不要!”

谢瑞堂的三不要说的斩钉截铁,显然是酒楼规矩,而且没得商量。

但陈宗诚一听就知道很合理。

味道苦涩是糖加少了,葡萄的品种也太差,发酵工艺也掌握的不好。

杂质多,是过滤没弄好。

这年头的普通人酿酒,很多工艺粗糙且很不讲究。

至于喝了上头的,这时代没有检测技术,只能人体检测,少饮一些就上头的就是杂醇太多,当然不能收。

陈宗诚点头道:“好,陈某明白,不会叫谢采买为难。”

“若真有好果酒,陈老哥一定来寻谢某,价格好说。”

上等果酒一坛十斤,价十二两,中档十两或八两,低档的就更低。

定档也是采买权力,当然前提是酒的质量大差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