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安,御风而行。
这一幕,如同神迹,被永远地,烙印在了所有长安人的心中。
“飞鸢”的成功,解决了“可控滑翔”的难题。
这意味着,“天梯计划”的第一阶段,己经完美达成。
但顾长安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
滑翔翼,终究是无根之萍,它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初始的高度和风的力量。它能让人体验飞行的自由,却无法让人,真正地,征服天空。
想要挣脱这最后的束缚,他必须,为这双翅膀,装上一颗,强劲的,不知疲倦的……
心脏。
这颗心脏,便是“天梯计划”第二阶段的核心,也是整个工业革命的终极引擎——内燃机。
格物院,那间戒备最森严的“动力实验室”内。
顾长安,墨承,以及十几个最顶尖的算学和工学学生,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地争论着。
图纸上,画着一个由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构成的,充满了机械美感的复杂怪物。
“老师,按照您的设计,当‘气’在密闭的气缸内,被点燃,并发生‘爆炸’时,其产生的巨大推力,确实可以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
墨承指着图纸,眉头紧锁。
“但,问题在于,这个‘气’,从何而来?我们总不能,每次都往气缸里,塞一小包火药吧?那样的爆炸,根本无法控制,只会将整个机器,都炸成碎片!”
墨承的问题,一针见血。
火药,是固体,其燃烧和爆炸,是瞬时的,不可控的。
而内燃机,需要的,是一种,可以被雾化,可以与空气混合,可以被持续、稳定、且精准点燃的……液体燃料!
顾长安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充满了刺鼻气味的,黑色的名词。
石油。
他立刻下令,让猴子,和问道会的成员,去翻阅天下所有的,古籍、方志、地理图册。
寻找一个,关键词。
——“石脂水”。
这是古人,对石油,最原始的称呼。他们只知道,这是一种,从石缝中流出的,可以燃烧的,黑色的,油状液体。
数日后,一份来自陕北上郡的情报,摆在了顾长安的桌上。
情报称,在上郡延长县一带,当地百姓,常于山脚的石缝中,见到有“石漆”流出,其气味刺鼻,遇火即燃,被当地人,视为不祥之兆,称之为“魔鬼的眼泪”。
“就是它了!”
顾长安立刻上奏李世民,以“勘探军用战略资源”为名,组织了一支,由格物院学者和军器监工匠组成的,庞大的勘探队,星夜兼程,赶赴陕北。
当勘探队,抵达那片荒凉的黄土高坡时。
他们看到,在几处干涸的河床上,果然有黑色的、粘稠的液体,正从岩石的缝隙中,缓缓地,渗出。
“大人!找到了!”猴子兴奋地大叫。
但顾长安,却摇了摇头。
“不,这太少了,也太慢了。”
他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眼中,却仿佛能穿透地层,看到那地底深处,沉睡了亿万年的,黑色的黄金海洋。
他拿出了,他为这次行动,准备的,真正的杀手锏。
一台,由蒸汽机(他在研究热气球时,顺便造出的副产品)提供动力,钻头由最坚硬的“大唐一号”合金打造的……
简易“冲击式钻井机”!
在当地百姓,看神仙一般的目光中。
这台钢铁怪物,发出“哐当、哐当”的巨响,将那根粗大的钻头,一下又一下地,狠狠地,砸向了干涸的土地!
一天,两天……
整整五天之后。
当钻头,突破了地下数百尺的岩层时。
只听“噗”的一声闷响!
一股黑色的、夹杂着刺鼻气味的液体,如同被激怒的黑龙,从钻井口,冲天而起!
石油!
成功了!
大唐的第一口油井,被顾长安,用一种,完全不讲道理的方式,强行,打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
他利用“分馏”的原理,设计并建造了第一座,简易的“分馏塔”。
他将那些黑色的原油,加热,让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气化,再冷凝。
很快,一种种全新的,拥有不同特性的液体,被分离了出来。
粘稠的,可以铺路的——沥青。
燃烧稳定,可以作为照明燃料的——煤油。
动力强劲,可以驱动重型机械的——柴油。
以及……
最轻盈,最易燃,也最宝贵的,内燃机的终极口粮——
高辛烷值汽油!
当第一桶清澈的、散发着特殊气味的汽油,被运回长安,送入格物院的实验室时。
所有的学生,都沸腾了!
他们知道,驱动那台钢铁心脏,最后的“血液”,己经准备就绪!
最后的挑战,只剩下,精密加工。
内燃机的“活塞”与“气缸”,其配合的间隙,必须小到,连一根头发丝都塞不进去,才能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这对军器监现有的,还停留在“手工打磨”水平的加工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顾长安,再一次,用他的“黑科技”,解决了问题。
他设计出了,由水力驱动的,高精度“镗床”和“磨床”!
他用金刚砂和金刚钻(他让人从天竺高价寻来),制作出了可以进行微米级打磨的“砂轮”和“刀头”!
在这些超越时代的“母机”的帮助下。
当第一对,完美气密的活塞与气缸,被制造出来时。
墨承,抚摸着那光滑如镜的金属表面,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知道,这不是零件,这是……艺术品!是工业之神,最完美的造物!
一切,准备就绪。
在格物院那间,灯火通明的“动力实验室”里。
一台由“大唐一号”合金打造的、结构虽然简陋,但每一个零件都凝聚了最高智慧的、单缸西冲程内燃机,静静地,立在试验台上。
墨承,亲手,将一根细细的铜管,连接上它的“化油器”,注入了那金黄色的、宝贵的汽油。
顾长安,则亲自,连接好了那由莱顿瓶和感应线圈组成的,“电火花塞”点火系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整个实验室,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顾长安,看着墨承。
墨承,也看着顾长安。
两人,同时,重重地点了点头。
顾长安,按下了点火的开关!
墨承,则用力地,转动了启动的摇柄!
“咔……咔……突!突突……”
那台钢铁怪物,在发出一阵如同野兽般,不甘的喘息之后。
突然!
“嘭!——突突突突突突突——!!!”
一声前所未有的、强劲而又富有节奏的、代表着新动力时代降临的……
澎湃轰鸣声,骤然响起!
飞轮,在巨大的力量驱动下,开始飞速地,旋转!
整个实验室,整个格物院,都在这第一声,属于内燃机的轰鸣声中,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成功了!
他们成功了!
顾长安看着那台稳定运转的、充满了暴力美感的钢铁心脏,他的眼中,映着飞速旋转的飞轮。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一架,装上了这颗心脏的,全新的“飞鸢”。
他将其,命名为——“朱雀”。
他知道,属于大唐的,真正的航空时代,即将,从这一声轰鸣开始。
在白鹿原,那条由沥青铺成的、崭新的黑色跑道尽头。
他将亲自驾驭着这只钢铁的“朱雀”,冲向……
那片,他早己向往了许久的,蔚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