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水力锻锤

对崔氏的雷霆反击,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一时间,顾长安和他的军器监,在朝堂之上,风头无两。

那些曾经对他冷眼旁观、百般刁难的官员们,如今再见到他时,无不堆起满脸的笑容,客气得仿佛他是自己的亲爹。

将作监少匠郑玄甫,更是数次提着重礼登门拜访,言辞恳切地,想要从顾长安这里,学到一丝一毫烧制“水泥”和“玻璃”的皮毛,都被顾长安微笑着婉拒了。

他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因为他知道,斩断崔氏一臂,只会招致对方更疯狂的反扑。而他手中的“水泥”和“玻璃”,虽然能带来巨大的声望和财富,却并非真正的国之重器。

他必须,尽快将“高炉钢”的量产,提上日程!

白鹿原的工地上,第一座正式的、高达三丈的巨型高炉,在水泥的帮助下,拔地而生。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高炉炼出的,是大量的、品质尚可的钢锭。但要将这些钢锭,变成可用的兵器、甲片,就需要进行后续的、漫长的千锤百炼。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的过程。

军器监虽然招募了数百名工匠,但面对高炉那恐怖的产量,依旧是杯水车薪。

动力!

缺乏强大的、可持续的动力,是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瓶颈!

靠人力,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这个念头,在顾长安的脑海中盘旋了数日。

首到那天,他站在奔流不息的灞河岸边,看着湍急的河水拍打着岸边的水车,一个在观文阁二楼看到的、尘封己久的画面,瞬间与眼前的景象重合!

《水转百戏图》!

那本记录了汉代各种精巧水力机械的古籍!

“我真是……蠢啊!”顾长安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

他拥有着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知识财富,却差点忘了,大自然,早己为他提供了最磅礴、最原始的动力!

他立刻返回工地,将自己关进了绘图室。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水车,而是一个更加庞大、更加精密的机械怪物。

一个,能将水流之力,转化为万钧重锤的——水力锻锤!

他铺开巨大的图纸,脑中,【营造法式】的知识和《水转百戏图》的灵感,在系统的辅助下,疯狂地碰撞、融合。

巨大的水轮,需要提供最原始的动力。

复杂的齿轮组,要将水轮的圆周运动,转化为凸轮轴的上下往复运动。

坚固的传动轴和杠杆,则要将这股力量,精准地,传递给那重达千斤的巨大锻锤。

每一个零件的尺寸,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需要经过无比精密的计算。

这己经不是单纯的“工匠活”,而是真正的、集数学、物理、材料学于一体的“工程学”!

接下来的半个月,顾长安几乎吃住都在工地上。

他带着手下最优秀的工匠,将图纸上的每一个零件,都变成了现实。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

木制的齿轮,因为强度不够,在测试中数次崩裂。

传动用的铁轴,因为韧性不足,在高强度的扭转下发生形变。

水轮的叶片角度不对,导致水流的利用效率极低……

无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连那些对他最为崇拜的年轻工匠,都开始产生了怀疑。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年轻的大人,这次是真的在异想天开了。光靠水流的力量,怎么可能驱动得了那比房子还重的铁疙瘩?

郑玄甫等人,更是将此当成了一个笑话,在长安城的官僚圈子里西处传播,等着看顾长安如何收场。

面对这一切,顾长安没有解释,也没有动摇。

他只是带着工匠们,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进行着修改和调试。

失败了,就推倒重来。

零件坏了,就用更好的钢材,重新锻造。

终于,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

当最后一根经过改良的精钢传动轴,被安装到位时。

大唐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重型工业机械,宣告建成。

它像一头沉默的钢铁巨兽,静静地匍匐在灞河岸边。巨大的水轮,复杂的齿轮,高高扬起的千斤锻锤,构成了一种充满了力量与秩序的、独属于工业的暴力美学。

军器监的所有工匠,都聚集在了岸边。连郑玄甫等一众官员,也闻讯赶来,准备亲眼见证这个“笑话”的最终结局。

顾长安站在控制水闸的拉杆旁,深吸了一口气。

他的眼中,映着所有人的身影——有期待,有怀疑,有嘲弄,有担忧。

他不再犹豫,猛地,拉下了水闸!

“轰隆隆——”

被压抑的河水,如同出闸的猛龙,咆哮着,狠狠地冲刷在巨大的水轮叶片之上!

水轮,在发出了一阵沉闷的呻吟后,开始缓缓地,却又坚定地,转动了起来!

咯吱……咯吱……

与之相连的巨大齿轮组,也随之开始咬合、转动,发出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水轮的转速越来越快,那股磅礴的力量,通过复杂的传动系统,最终,传递到了高高扬起的锻锤之上!

只见那重达千斤的巨大锻锤,被一根凸起的横杆缓缓抬起,升至最高点。

然后……

脱离。

下落!

“咚——!!!!!”

一声前所未有的、仿佛能让大地都为之震颤的巨响,轰然爆发!

锻锤狠狠地,砸在了下方那块烧得通红的巨大铁坯之上!

火星,如同烟花般,冲天而起!

整个地面,都随之剧烈地一颤!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开天辟地般的一击,给震得脑中一片空白!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

凸轮轴转动,横杆再次抬起锻锤。

抬起,下落!

“咚——!”

抬起,下落!

“咚——!”

那巨大的、需要数十名壮汉才能勉强抬起的锻锤,此刻,竟如同一个温顺的奴仆,在水流的驱动下,一下又一下,富有节奏地、精准无比地,敲打在那块巨大的铁坯之上。

每一次敲击,都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工匠们,傻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神迹般的一幕,手中的锤子,“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却浑然不觉。

郑玄甫,呆了。

他张大了嘴,指着那台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引以为傲的官场经验和人生阅历,在这一刻,被冲击得粉碎。

这……这是何等伟力!

这……这是何等神工!

一名老工匠,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那台水力锻锤,热泪盈眶地,叩拜了下去,口中喃喃自语:

“神迹……这是……工圣显灵啊……”

他的举动,仿佛会传染一般,周围的工匠,也纷纷跪倒在地,眼神中,充满了对顾长安的、如同神明般的狂热崇拜。

一台水力锻锤,一夜的工作量,足以抵得上一百个最熟练的工匠,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劳作!

而且,它的力道更均匀,品质更稳定!

这意味着,高炉炼出的海量钢材,终于有了被快速加工成材的可能!

大唐的工业化进程,在这一刻,被顾长安,狠狠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看着那台不知疲倦的巨兽,心中涌起了更大的构想。

水力鼓风机、水力磨坊、水力驱动的连弩战车……

一个庞大的、以水为核心动力的工业帝国蓝图,正在他脑中缓缓展开。

就在整个工地,都沉浸在一片狂热的欢腾之中时。

一名身着玄衣的百骑司探子,脸色凝重,分开人群,快步走到了顾长安的身边。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用火漆密封的、来自北方边境的加急密报。

“顾少监,八百里加急!”

顾长安的心,猛地一沉。

他撕开火漆,展开密报。

纸上,只有一行潦草却触目惊心的字。

“突厥集结重兵于白道川,其前锋精锐骑兵,所着铠甲,坚逾我朝精钢,寻常箭矢,难伤分毫!”

顾长安的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