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一碗人间烟火

御膳房,是整个皇宫里,除了战场之外,规矩最多、等级最森严的地方。

这里,汇聚了全大唐最顶尖的厨师。他们伺候的是天底下最尊贵的胃,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掌握着几门压箱底的绝活,也养出了一身寻常人难及的傲气。

当顾长安这个“铁匠出身”的将作监丞,说要亲自下厨,为皇后娘娘做一道菜时。

整个御膳房,都用一种看外行说大话的眼神看着他。

“顾大人,您是朝廷命官,这等烟熏火燎的粗活,还是交给我们这些下人来吧。”御膳房的总管,一个姓刘的胖太监,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他嘴上客气,眼里的轻蔑却毫不掩饰。

“是啊,顾大人,这‘洛阳燕菜’,我们试了不下百次,汤、料、火候,无一不是用的最好的,可就是入不了娘娘的口。您这……”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御厨,言语中也带着几分不屑。

在他们看来,顾长安这就是在哗众取宠。医术不行,就想用这种旁门左道来邀功。

面对这些软中带硬的刁难,顾长安只是淡淡一笑。

“刘总管,诸位师傅,”他环视一周,语气平静却有力,“我并非要与诸位争功,只是想为娘娘尽一份心意。成与不成,但求问心无愧。还请诸位,行个方便。”

他搬出了“为皇后尽心”这顶大帽子,刘总管等人也不好再公然阻拦。

“哼,那咱家就瞧瞧,顾大人有何惊天动地的本事。”刘总管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便抱着手臂,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其他的御厨,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准备看看这个年轻官员如何出丑。

他们嘴上不说,行动上却开始了不配合。

“哎呀,顾大人,真不巧,您要的上好高汤,刚刚用完了,新吊的,还得一个时辰呢。”

“顾大人,这把御用的‘七星纹钢刀’,是尚食局的宝贝,外人可动不得。”

“您要的白萝卜?只有这些了,都是些边角料,您多担待。”

他们将最差的食材,最破的工具,都推到了顾长安面前。

顾长安看着这一切,心中了然。他知道,想让这些心高气傲的御厨服气,靠嘴皮子是没用的。

他索性不再理会任何人。

他从自己随身带来的一个食盒里,拿出了一套他亲手打造的、小巧而又精美的便携式厨具。

一口薄如纸、光亮如镜的雪平锅。

一把刀身狭长、寒光闪闪的柳叶切菜刀。

当这两件东西被拿出来时,在场的御厨们,眼神都是一凝。他们都是识货之人,只一眼,就看出了这套厨具的不凡。

顾长安没有用他们提供的“边角料”白萝卜。他只是从篮子里,挑了一个最普通的、看起来还有些糠心的萝卜。

然后,他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左手按住萝卜,右手持刀。

“哆哆哆哆哆哆……”

一连串急促到几乎连成一片的刀声,在御膳房内响起!

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只看到,顾长安的手腕,稳定得像一块磐石。而他手中的那把柳叶刀,则化作了一片模糊的幻影。

不过十几个呼吸的功夫,刀声骤停。

那个原本完整的白萝卜,己经变成了一堆细如发丝、晶莹剔透、长短均匀的萝卜丝!

这……这是何等恐怖的刀工!

在场的御厨们,个个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之中,不乏刀工精湛之辈,但要将萝卜切到如此地步,没有二三十年的苦功,绝无可能!

而眼前这个少年,才多大?

刘总管脸上的讥讽,己经僵住了。

顾长安没有停下,他将萝卜丝浸入清水,开始准备吊汤。

他没有用御厨们说要等一个时辰的“高汤”,而是另起一锅清水,放入几块鸡骨、几片火腿,和几颗他自己带来的、晒干的香菇。

他甚至没有用大火猛煮,而是用一种极小的文火,慢慢地煨着。

“哼,清汤寡水的,能有什么味道。”一个御厨不服气地小声嘀咕。

顾长安听到了,他笑了笑,拿起雪平锅,热锅,下了一勺最普通的猪油。待油温升至一个微妙的节点,他将一把葱姜投入锅中。

“刺啦——!”

一股浓郁到极致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葱姜香气,如同炸弹一般,瞬间引爆了整个御膳房!

仅仅是这一下“炝锅”的功夫,就展现出了对火候和油温神乎其技的掌控力。

在场的御厨们,脸色彻底变了。

他们知道,自己今天,是遇到真正的绝顶高人了!

接下来的工序,在众人敬畏的目光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萝卜丝焯水,摆成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状,置于汤碗之中。

吊好的清汤,经过数次过滤,清澈见底,却又鲜香扑鼻。

最后,滚烫的清汤,被“哗”地一声,浇在“牡丹花”之上。

一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无数精妙技巧的“洛阳燕菜”,就此完成。

整道菜,汤清如水,味鲜若醇醪,萝卜丝洁白如燕窝,顶上点缀的几颗枸杞,如牡丹花蕊,美得像一首诗。

当刘总管颤抖着双手,将这碗菜呈到长孙皇后面前时。

那股熟悉的、质朴的、带着家乡味道的香气,瞬间勾起了卧病多日的皇后,对往昔生活最深切的回忆。

她那双久未睁开的凤眼,缓缓地张开了一条缝。

“这……是家的味道……”她用微弱的气息,喃喃自语。

在李世民惊喜的目光中,她竟主动要求起身,由宫女扶着,颤巍巍地,喝下了一小口汤。

那股温暖而鲜美的滋味,顺着她的喉咙滑下,仿佛也驱散了她心中积郁己久的些许阴霾。

她终于,有了食欲。

虽然只是一小口,却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振奋人心!

李世民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看向顾长安的眼神,充满了无以复加的赞赏与感激。

而顾长安,在所有人都为皇后的好转而欣喜时,他却借着御膳房的混乱,悄悄地,用一块手帕,包起了一点被倒掉的、皇后喝剩下的药渣。

他又不动声色地观察到,之前那个眼神不对劲的小太监“小春子”,与御膳房里一个负责药材采买的管事,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有过一次极其隐秘的、眼神的交汇。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当晚,他回到自己的新宅邸,将那点药渣仔细地摊开。

他没有药理知识,但他有系统。

他将注意力集中在药渣之上,一种比平日感知金属时更费力、更模糊的感觉传来。

许久,他从那堆复杂的、混杂在一起的药材残渣中,分离出了一股微弱的、但绝对不该属于这副“安神汤”的气息。

系统面板上,也随之弹出了一个模糊的提示。

【检测到未知草药‘望月草’的残留气息。该草药性寒,微毒,与方中‘茯神’相冲,久服可致气血凝滞,心神不宁。】

顾长安的瞳孔,骤然收缩。

果然!

皇后的病,不仅仅是心病!

更是有人,在她的药里,长年累月地,动着手脚!

这是……慢性投毒!

想通了这一点,顾长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他知道,自己己经卷入了一场,远比他想象中更加巨大、更加凶险的宫廷风暴之中。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提笔,开始书写一份,足以让整个大唐后宫,都为之地震的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