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照卿台记事

*一、藏玉枕**

青梧在整理藏书阁顶层的樟木箱时,翻出了件怪东西。

巴掌大的玉枕裹在褪色的鲛绡里,枕面雕着对交颈鸳鸯,羽翼下藏着行小字:【永昌七年,赠停云】。她刚要凑近细看,玉枕突然迸出青光,惊得梁上白孔雀扑棱棱乱飞。

"别碰!"风语的声音从旋转楼梯传来,腕间金铃甩出的丝线堪堪缠住玉枕,"这是姑姑的遗物。"

苏容卿端着新酿的梅子酒踱进来时,正撞见玉枕中飘出的幻影——白衣女子与玄衣少年对坐弈棋,棋子落盘声里,少年突然握住女子的手:"停云,若我用虎符换你一笑……"

"是祖父与风氏三少主。"苏容卿指尖穿过幻影,"当年祖父苦求不得,在玉枕里封了缕执念。"

风语突然将玉枕塞进他怀里:"今夜你枕着它睡。"

子时三刻,苏容卿在梦中成了少年祖父。他看见"自己"跪在风氏祠堂,捧着虎符求娶风停云。那女子转身时的侧脸,竟与风语有八分相似。

"风氏女子皆承先祖容貌。"风语的声音破梦而入,"你当年求娶时,可比祖父聪明些。"

苏容卿惊醒时,玉枕裂作两半,露出夹层里的翡翠梳。梳背刻着风停云的小篆:【情爱如棋,落子无悔】

---

**二、偷酒记**

裴文宣收到那坛"千日醉"时,正逢李蓉临盆。他盯着酒坛上"贺弄璋之喜"的洒金笺,总觉得字迹像极了苏容卿。

三日后,照卿台的机关鸢送来哭闹的婴孩。青梧留书曰:【少主说皇子哭声清越,宜镇宅】。裴文宣黑着脸杀上山时,发现苏容卿正抱着他儿子逗孔雀。

"裴兄来得正好。"风语从琉璃穹顶翩然而降,抛来卷泛黄的书册,"尊夫人说想看《山河志》的孤本。"

裴文宣展开书卷差点气笑——这哪是治世典籍,分明是苏容卿的追妻手札。某页还粘着瓣干花,批注写道:【初七,夫人夸我新熏的雪松香】

"酒窖在西南地宫。"风语突然眨了眨眼,"三更前若能破阵,送你两坛姑姑埋的'忘忧'。"

是夜,裴文宣被机关木偶追得冠歪发散,终于摸到酒坛时,却发现封泥早被打开。苏容卿倚着酒架轻笑:"风语五岁时就往里兑了黄连。"

---

**三、描眉误**

暮春细雨濡湿了照卿台的青瓦。苏容卿晨起时,发现妆台上的螺子黛被换成了朱砂笔。

"青梧说城中时兴远山黛。"风语从镜中朝他笑,"苏大人试试?"

笔尖触及眉骨的刹那,苏容卿忽觉腕间虎符纹路发烫。铜镜泛起涟漪,映出的竟是前世刑场——风语站在城楼焚尽密卷,火舌卷着灰烬落在他染血的囚衣上。

"当时我批注'执念困兽',其实还有后半句。"风语突然按住他发抖的手,"'然困兽破笼时,可碎凌霄'。"

朱砂笔"啪嗒"坠地。苏容卿将人箍进怀里,嗅到她衣襟间若有若无的星砂香:"那焚的是什么?"

"你的生辰帖。"风语咬破他耳尖,"写着'愿以血肉筑卿归途'的傻话。"

窗外偷听的青梧红了脸,怀里的白孔雀突然开屏,露出尾羽上金线绣的小字:【非礼勿听】

---

**西、窃灯谣**

上元夜,都城最大的谜题是照卿台的千盏琉璃灯为何不翼而飞。更夫赌咒说瞧见巨鸢掠月,守城军坚称是仙人收灯。

真相埋在云麓山巅的梅林里。风语披着苏容卿的朝服蹲在机关鸢上,看他在每盏灯面描虎符:"偷自己家的灯,算什么贼?"

"夫人忘了?"苏容卿将灯递给树下翘首的孩童,"这些本就是为你做的。"

三日后,裴文宣在奏折里读到童谣:【金乌坠,玉兔升,照卿台偷灯赠稚童】。他揉着额角问李蓉:"那俩祸害什么时候下山?"

李蓉逗着吮手指的儿子:"等苏相把《山河志》编到第三百卷吧。"

---

**五、长生劫**

青梧发现少主不再变老,是在某个雪夜。她拾起风语落在汤池边的玉梳,梳齿间缠着几根白发,可铜镜里的人依旧眉眼如画。

"虎符融了神骨,自然驻颜。"风语漫不经心地焚掉白发,"倒是你,上月收的那匣子并蒂莲簪……"

"是山下王铁匠送的!"青梧落荒而逃。

苏容卿从屏风后转出,掌心躺着枚琥珀:"怕吗?百年后我成了黄土,你仍是……"

风语咬开琥珀,将半颗鲛珠喂进他口中:"蓬莱的'长生劫',我陪你渡。"

窗外星河低垂,孔雀偷啄着苏容卿新写的《山河志》残页,墨迹未干处写着:【永和二十三年,与卿栽梅于北崖,约千岁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