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车子在一处山坳停下来。
周念将驴子卸下来,寻了地方喂草料,秦守拙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分给大家,众人接了食物,忍不住又夸赞了一番。
细腻的高粱饼,加上用香油浸泡过的葛根咸菜条。
其中还有两瓦罐的酒。
看着一众兵卒们受宠若惊的样子,秦朴安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小声跟青璃嘀咕。
“嘿,青璃姑娘,你瞅瞅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朴安哥,你开心个什么?”青璃奇怪的问。
“我猜他们根本就没吃过米线跟盐焗西瓜,鸡蛋就更不用说了。”
“但你也就吃了几顿啊。”
“我前几天就吃过了,他们今天才吃到,那能一样吗?”
……
秦守拙、老周、老王等人则商量着下午的行程。
按照柳如秋的想法,这次大家去的地方,是一个叫做西伦的地方。
西伦,是一片大耀跟西凉国之间的洼地。
夏季暴雨的时候,这里会自动形成一片湿地,再加上位于两座山峰之间,其他地方入了冬,这里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温润。
物产丰富。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大多数都在这里能找到,每年,柳如秋都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在这里采集到冬季的药物。
但今年天气太冷了,兵营里不仅染上风寒的人多,而且,一些老兵们也患发了痨病。
药物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也是他想要在雪屋之中,种植一部分药材的缘故。
此刻,
柳如秋抓了高粱饼,吃一口饼子,塞进嘴巴一根咸菜,然后等着盛酒的瓦罐传到自己手中,喝一口酒。
放下酒杯,给众人科普。
“这个西伦,夏天就是一个聚宝盆,不仅有野鸡、野羊,还有各种好吃的果子,还会有仙鹤前来呢。”
“柳郎中,这世间真有仙鹤吗?”
“当然,不仅有仙鹤,还有地龙呢,我跟你们说,地龙可是山海经里记载过的,那些龙甲是上好的药材,能生白骨活肌肉。”
众人不明觉厉,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柳如秋。
青璃盘腿坐在楚灼身边,也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说到仙鹤,单腿站在湖面上面朝东方吸收灵气,地龙打个滚就不见的时候。
青璃手心的都出汗了。
“小姐,小姐,世界上真的有神话中的东西吗?”
“柳先生讲个故事给咱们听,也不用太当真。”
“不是啊,柳先生亲眼见过的,怎么可能是讲故事。”
“青璃……”
楚灼只好压低声音,“其实柳先生说的仙鹤,真正的名字叫做鹈鹕,它站在水边不是吸收灵气,是抓鱼,那个地龙叫穿山甲,它喜欢打洞。”
“小姐,这样的嘛?”
青璃眨眨眼,看着自家小姐,这一刻,小姐的形象伟光正,柳先生的形象轰然坍塌。
楚灼也听着柳如秋讲故事。
这郎中虽然吹牛皮吹得呜呜响,但也说了不少有用的东西,比如他说的天花乱坠的天椒,应该是辣椒,胡豆,应该就是大豆。
再加上野兔,山羊等,
单单这个西伦,最少能寻到七八种能用到的古代食物,包含了吃穿用度的各个方面。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棉花。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末世前的各类物种,不仅来自全球各个大洲,还经过人类精心培育,若是能在一个小小的绿洲之中,全部找到,那反而不正常了。
思索间,秦朴安开口问道。
“柳先生,既然这西伦这么富饶,兵营怎么不在西伦驻兵呢?”
“呵,若是在那边驻兵,别说十万军队,就算是一百万,也不够西凉兵砍的,你们到了就知道了。”
……
歇息了大半个时辰,下午众人继续前行。
接近傍晚的时候,
一处耸起的山峰,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在看到那座山峰的时候,楚灼也瞬间明白,这里为什么物产丰富,而又易攻难守了。
这是一片皱褶山脉,
估计远古的时候,地壳剧烈运动,山脊在这里形成了一座高于周边山脉的山峰。
周边地形塌陷。
这就导致西伦,上边雪山有充足的水源,下边又有集水的洼地,再加上从山底到山顶,足足数千米的高度落差。
按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这里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一切条件。
而也正因为这样奇葩的造型,导致山腹之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若是在这里驻兵,恐怕不等发现敌人,就被包了饺子。
这是冷兵器时代,兵法的大忌。
但凡城池,必须建设在辽阔之处,一来视野开阔,便于警戒,二来,利于交通,方便粮食、资源的供给。
到了这里,爬犁己经没法前行。
众人拿了工具,从爬犁上下来。
老王带领几名兵卒,快速到了楚灼身边,沉声说着。
“楚姑娘,西伦地形复杂,西凉那边也经常有人过来,我们先去前边探探路。”
“嗯,王伍长小心一点。”
“姑娘,我晓得的。”
老王点点头,快速沿着一条小路,向着山中爬去。
楚灼打量附近地形的时候,秦守拙跟周念将驴卸了,牵着到了楚灼面前,示意楚灼跟青璃骑上驴。
楚灼并不习惯这种待遇。
但看了看青璃那孱弱的身体,还是爬上了驴背,毕竟自己不骑,这丫头也绝不会上来,指望她的体力,势必耽误行程。
骑了驴,重新前行。
随着走进一处关隘,楚灼的眼睛再次眯了眯。
外面天寒地冻,山谷竟然没有雪。
还在山口,就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最少也要比外面高了七八度的样子。
而且,就在视线的尽头,楚灼还看到了南方的植物,那是一棵生长在半山腰上的野橘子树,树上的橘子己经干了,琳琳琅琅的挂在枝头,颇为喜庆。
打量间,
柳如秋己经抓了一个药橱,快速奔到一棵枯草前。
一边挥动药橱挖下去,一边高声喊着。
“楚姑娘,你真旺夫,你看,一来就发现了一颗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