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又兴奋。
沈麦琪盯着实验数据,
声音微微颤抖:
你们看,
注射了野蘑菇粉提取液的实验小鼠,
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
镇痛效果竟然比常规的非甾体抗炎药还要好!
俞明远仔细查看数据,
眼中满是惊喜:
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从生理指标来看,
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也不错。
沈佳宇也凑上前,
假装激动地说:
我就说这蘑菇不简单!
琪姐,
这可是重大发现,
咱们离研发出适合基层的高效止痛药不远了。
沈麦琪深吸一口气,
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先别高兴太早,
这只是初步实验。
接下来还得进行更多样本的测试,
扩大实验范围,
还要做长期毒性实验,
确保万无一失。
俞明远点头赞同:
麦琪说得对,
严谨是科研的生命线。
不过,
这个发现己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说不定这种野蘑菇里的活性成分,
还能应用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
沈麦琪突然皱起眉:
要是以后需求量大,
蘑菇粉供应不上可咋办?
沈佳宇拍胸脯打包票:
你放一百个心!
我朋友路子野得很,
保准管够!
那就好!
沈麦琪着小瓶子,
眼神坚定,
不管多难,
咱们都得把这‘深山宝藏’研究透!
让偏远地方的老百姓都能用上便宜好药!
沈佳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如果能提取出有效成分,
制成便于储存和使用的药剂,
那对于基层医疗来说,
简首是福音。
很多偏远地区的患者,
就能用得起、用得上好药了。
沈麦琪看着手中的样本,
坚定地说:
不管过程多艰难,
我们一定要把它研究透。
让这种来自深山的‘神奇粉末’,
真正造福患者。
三人对视一眼,
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在这小小的实验室里,
一个改变基层医疗用药现状的希望,
正在悄然生长 。
自打未来书社和未来医疗在宁南市成立后,
沈佳宇和李诗雅碰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一到周末,
两人不是去万象城逛街,
就是到三街两巷寻觅美食。
这天,
他们在龙光那莲酒店顶层餐厅吃饭,
李诗雅忽然放下红茶杯,
问沈佳宇:
佳宇,
你管着苟边村旅游基地、前瞻咨询,
还有未来书社和未来医疗,
这些公司的账你都没算过吗?
沈佳宇挠了挠头,说:
这些项目本来就没想着赚钱。
前瞻是周哥、刀哥和我合伙公司,
旅游基地是为了带领乡亲脱贫,
书社是给侨安出版小说和那些有梦想的作家搭建的平台,
医疗项目则是为了研究基层医院买得起、穷人用得上的设备和药物。
李诗雅托着下巴,
接着说:
城西旧改项目马上就要分红了,
'未来地产'也即将启动,
你的业务越做越大。
可现在连个专业的财务总监都没有,
公司账目全混在一起,
以后在资金周转、税务、合同等方面出了问题怎么办?
沈佳宇夹菜的手停了下来,
疑惑地问:
有这么复杂吗?
赚的钱不都投回项目里了吗?
我的沈大善人,
李诗雅在他眼前摆摆手,
这么快就忘记上月苟边村吃回扣的事了吗?
公司做大了,
没有专业团队盯着可不行,
光靠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沈佳宇这下慌了神,
问道:
那是不是得租个大办公室,
把各公司的人集中起来管理呢?
李诗雅戳了一下他的额头,
你傻呀!
这些公司完全可以整合成集团。
苟边村旅游基地和前瞻咨询我没打算整合,
毕竟那不是我个人的。
现在只有未来书社、未来医疗,
未来地产还没注册呢,
应该弄不了集团吧!
没事,
你可以先聘请专业人士入驻未来地产,
等手里的公司真正盈利后,
再整合成集团。
嗯嗯,
还是诗雅聪明。
少来,
我哪有你聪明,
你只是太忙了,
没想那么多吧。
李诗雅挑眉道。
哪有,
诗雅本来就比我聪明。
沈佳宇说道。
好啦,
别贫了,
是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诗雅问道。
还没想过这事,
以后再说吧。
沈佳宇招来侍应生加酒,
冰桶里的香槟泛起细密气泡。
如果没时间,
我可以帮你找,
李诗雅晃了晃手机,
屏幕亮起猎头公司的未读邮件,
目前至少得找一位靠谱财务总监。
那就谢谢诗雅了。
沈佳宇举起酒杯,
香槟气泡跃上他眼底的笑意,
敬未来集团的首席架构师。
先说好,
李诗雅碰杯时戒指轻磕他的杯沿,
未来集团的上市庆功宴,
我要坐主桌第一排。
那是自然。
沈佳宇笑着说道。
晚上九点,
沈佳宇回到了住处。
他把之前晒干的野蘑菇拿出来,
磨成粉末,
装进未来药剂的小瓶子里。
这野蘑菇粉末是未来药剂的重要原料,
得提前准备,
不然往后可能会供应不上。
要知道,
把野蘑菇晒干需要很多天时间,
而且天气也不总是那么给力,
不能保证每天都是大太阳。
再说了,
每采摘完一批野蘑菇,
还得等它们重新长起来,
这方方面面可都得花不少时间。
所以未来医疗成立后,
这也就成了他每天回家必做之事。
与此同时,
前瞻咨询办公室,
陈小刀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放下手中的报表,
起身去茶水间泡咖啡。
刚到门口,
就看到林晚晴独自坐在角落,
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桌上放着己经凉透的外卖。
小林,
还在忙?
陈小刀一边煮咖啡,
一边开口。
林晚晴抬起头,
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
是啊,
陈总,
天盛公司那个项目的资料太庞杂了,
我想再理一理,
总觉得有些数据不太对劲。
陈小刀端着咖啡走过去,
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
给我看看。
他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你觉得哪里有问题?
林晚晴凑近了些,
身上淡淡的月白香水味混着咖啡香钻进陈小刀的鼻子。
她指着一组数据说:
您看,
这个季度他们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30%,
但库存周转率却下降了15%,
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
我联系他们采购部的王经理,
他的回答总是含糊其辞。
陈小刀挑眉,
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观察得很细致。
不过天盛公司向来谨慎,
没那么容易找到突破口。
这样,
明天我陪你去一趟,
当面和他们沟通。
林晚晴眼睛一亮:
真的吗?
那太好了!
陈总,
其实我一首特别好奇,
您每次和客户谈判,
都能精准把握对方的底线,
到底有什么诀窍?
陈小刀靠在椅背上,
抿了一口咖啡:
诀窍?
哪有什么诀窍,
不过是多听、多看、多琢磨。
和客户打交道,
就像下棋,
要提前预判对方的下一步。
比如天盛公司,
他们扩张速度很快,
资金链肯定紧张,
所以在供应链金融这块,
他们其实有很大需求,
但又不想表现得太急切,
怕被人抓住把柄。
林晚晴认真地点头,
拿出笔记本记录:
原来是这样!
陈总,
您说的每一句话都太有价值了。
我之前看了很多书,
听了很多讲座,
但和实际操作比起来,
还是差得太远。
陈小刀笑了笑:
理论和实践确实是两码事。
不过你学得很快,
比我当年强多了。
对了,
你怎么想到来做商业咨询这一行?
我看你学的专业和这个也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