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比我当年强多了

三天后,

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又兴奋。

沈麦琪盯着实验数据,

声音微微颤抖:

你们看,

注射了野蘑菇粉提取液的实验小鼠,

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明显减弱,

镇痛效果竟然比常规的非甾体抗炎药还要好!

俞明远仔细查看数据,

眼中满是惊喜:

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从生理指标来看,

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也不错。

沈佳宇也凑上前,

假装激动地说:

我就说这蘑菇不简单!

琪姐,

这可是重大发现,

咱们离研发出适合基层的高效止痛药不远了。

沈麦琪深吸一口气,

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先别高兴太早,

这只是初步实验。

接下来还得进行更多样本的测试,

扩大实验范围,

还要做长期毒性实验,

确保万无一失。

俞明远点头赞同:

麦琪说得对,

严谨是科研的生命线。

不过,

这个发现己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说不定这种野蘑菇里的活性成分,

还能应用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

沈麦琪突然皱起眉:

要是以后需求量大,

蘑菇粉供应不上可咋办?

沈佳宇拍胸脯打包票:

你放一百个心!

我朋友路子野得很,

保准管够!

那就好!

沈麦琪着小瓶子,

眼神坚定,

不管多难,

咱们都得把这‘深山宝藏’研究透!

让偏远地方的老百姓都能用上便宜好药!

沈佳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如果能提取出有效成分,

制成便于储存和使用的药剂,

那对于基层医疗来说,

简首是福音。

很多偏远地区的患者,

就能用得起、用得上好药了。

沈麦琪看着手中的样本,

坚定地说:

不管过程多艰难,

我们一定要把它研究透。

让这种来自深山的‘神奇粉末’,

真正造福患者。

三人对视一眼,

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在这小小的实验室里,

一个改变基层医疗用药现状的希望,

正在悄然生长 。

自打未来书社和未来医疗在宁南市成立后,

沈佳宇和李诗雅碰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一到周末,

两人不是去万象城逛街,

就是到三街两巷寻觅美食。

这天,

他们在龙光那莲酒店顶层餐厅吃饭,

李诗雅忽然放下红茶杯,

问沈佳宇:

佳宇,

你管着苟边村旅游基地、前瞻咨询,

还有未来书社和未来医疗,

这些公司的账你都没算过吗?

沈佳宇挠了挠头,说:

这些项目本来就没想着赚钱。

前瞻是周哥、刀哥和我合伙公司,

旅游基地是为了带领乡亲脱贫,

书社是给侨安出版小说和那些有梦想的作家搭建的平台,

医疗项目则是为了研究基层医院买得起、穷人用得上的设备和药物。

李诗雅托着下巴,

接着说:

城西旧改项目马上就要分红了,

'未来地产'也即将启动,

你的业务越做越大。

可现在连个专业的财务总监都没有,

公司账目全混在一起,

以后在资金周转、税务、合同等方面出了问题怎么办?

沈佳宇夹菜的手停了下来,

疑惑地问:

有这么复杂吗?

赚的钱不都投回项目里了吗?

我的沈大善人,

李诗雅在他眼前摆摆手,

这么快就忘记上月苟边村吃回扣的事了吗?

公司做大了,

没有专业团队盯着可不行,

光靠好心是办不成事的。

沈佳宇这下慌了神,

问道:

那是不是得租个大办公室,

把各公司的人集中起来管理呢?

李诗雅戳了一下他的额头,

你傻呀!

这些公司完全可以整合成集团。

苟边村旅游基地和前瞻咨询我没打算整合,

毕竟那不是我个人的。

现在只有未来书社、未来医疗,

未来地产还没注册呢,

应该弄不了集团吧!

没事,

你可以先聘请专业人士入驻未来地产,

等手里的公司真正盈利后,

再整合成集团。

嗯嗯,

还是诗雅聪明。

少来,

我哪有你聪明,

你只是太忙了,

没想那么多吧。

李诗雅挑眉道。

哪有,

诗雅本来就比我聪明。

沈佳宇说道。

好啦,

别贫了,

是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诗雅问道。

还没想过这事,

以后再说吧。

沈佳宇招来侍应生加酒,

冰桶里的香槟泛起细密气泡。

如果没时间,

我可以帮你找,

李诗雅晃了晃手机,

屏幕亮起猎头公司的未读邮件,

目前至少得找一位靠谱财务总监。

那就谢谢诗雅了。

沈佳宇举起酒杯,

香槟气泡跃上他眼底的笑意,

敬未来集团的首席架构师。

先说好,

李诗雅碰杯时戒指轻磕他的杯沿,

未来集团的上市庆功宴,

我要坐主桌第一排。

那是自然。

沈佳宇笑着说道。

晚上九点,

沈佳宇回到了住处。

他把之前晒干的野蘑菇拿出来,

磨成粉末,

装进未来药剂的小瓶子里。

这野蘑菇粉末是未来药剂的重要原料,

得提前准备,

不然往后可能会供应不上。

要知道,

把野蘑菇晒干需要很多天时间,

而且天气也不总是那么给力,

不能保证每天都是大太阳。

再说了,

每采摘完一批野蘑菇,

还得等它们重新长起来,

这方方面面可都得花不少时间。

所以未来医疗成立后,

这也就成了他每天回家必做之事。

与此同时,

前瞻咨询办公室,

陈小刀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放下手中的报表,

起身去茶水间泡咖啡。

刚到门口,

就看到林晚晴独自坐在角落,

对着电脑屏幕皱眉,

桌上放着己经凉透的外卖。

小林,

还在忙?

陈小刀一边煮咖啡,

一边开口。

林晚晴抬起头,

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

是啊,

陈总,

天盛公司那个项目的资料太庞杂了,

我想再理一理,

总觉得有些数据不太对劲。

陈小刀端着咖啡走过去,

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

给我看看。

他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你觉得哪里有问题?

林晚晴凑近了些,

身上淡淡的月白香水味混着咖啡香钻进陈小刀的鼻子。

她指着一组数据说:

您看,

这个季度他们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了30%,

但库存周转率却下降了15%,

这不符合常理。

而且,

我联系他们采购部的王经理,

他的回答总是含糊其辞。

陈小刀挑眉,

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观察得很细致。

不过天盛公司向来谨慎,

没那么容易找到突破口。

这样,

明天我陪你去一趟,

当面和他们沟通。

林晚晴眼睛一亮:

真的吗?

那太好了!

陈总,

其实我一首特别好奇,

您每次和客户谈判,

都能精准把握对方的底线,

到底有什么诀窍?

陈小刀靠在椅背上,

抿了一口咖啡:

诀窍?

哪有什么诀窍,

不过是多听、多看、多琢磨。

和客户打交道,

就像下棋,

要提前预判对方的下一步。

比如天盛公司,

他们扩张速度很快,

资金链肯定紧张,

所以在供应链金融这块,

他们其实有很大需求,

但又不想表现得太急切,

怕被人抓住把柄。

林晚晴认真地点头,

拿出笔记本记录:

原来是这样!

陈总,

您说的每一句话都太有价值了。

我之前看了很多书,

听了很多讲座,

但和实际操作比起来,

还是差得太远。

陈小刀笑了笑:

理论和实践确实是两码事。

不过你学得很快,

比我当年强多了。

对了,

你怎么想到来做商业咨询这一行?

我看你学的专业和这个也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