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县人民医院骨科病房的走廊上,消毒水混着石膏粉的气味格外刺鼻。
俞明远站在312室门口,手里捏着那张8600元的缴费通知单,纸张在他指间发出轻微的脆响。
他透过门上的小窗看着病床上的父亲。
俞建国,曾经能扛着水泥袋上六楼的建筑工人,现在连翻身都需要护工帮忙。
"俞医生,3床需要调整镇痛泵参数。"护士长李梅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熬夜后的沙哑。
俞明远迅速将单据塞进白大褂口袋,转身时己经换上专业表情:"就来。"
他的声音平稳得像是晨会上汇报病例。
3床是位股骨颈骨折的老太太,术后第三天出现谵妄症状。
俞明远检查完伤口,在医嘱单上写下调整方案时,那支老式英雄钢笔突然没墨了。
这支笔是五年前父亲用半个月工资买的。
当时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捧着丝绒盒子说:"我儿子是医生了,得用体面的笔开方子。"
"用我的吧。"李梅递来圆珠笔,压低声音:"财务科刚来电话,说您父亲的预缴款只剩832元了..."
她目光扫过俞明远磨破的衬衫袖口,那里用同色线仔细缝补过。
俞明远签字的手顿了顿,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小蓝点。
他想起今早药房通知的特立帕肽到货消息,一支就要两千三。
"明天我会处理。"他声音很轻,像是说给自己听。
推开312病房门时,俞建国正试图自己翻身,监护仪上的心率曲线顿时变成尖锐的锯齿。
看到儿子进来,老人立刻松开按在呼叫铃上的手,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就是床单有点硌..."
"L1椎体又疼了是不是?"
俞明远掀开被单,手指轻触父亲后腰。
触诊到第三腰椎时,老人干瘦的身体猛地一颤,监护仪上的数字瞬间飙红。
"明天加做椎体骨密度复查。"
俞明远边说边调整镇痛泵参数,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另外我申请了特立帕肽,比现在的唑来膦酸..."
"别糟蹋钱了!"俞建国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建筑工人粗糙的拇指擦过儿子腕上的旧表。
那是母亲去世前送的毕业礼物,"我这把老骨头...不值得你这样折腾。"
监护仪尖锐的警报声中,俞明远熟练地推注镇痛剂。
他看着父亲松弛下来的面容,老人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刚才疼出的泪花。
这己经是今天第三次追加剂量了,而医保报销上限快要触顶。
深夜十一点,值班室的电话刺破寂静。
俞明远看着来电显示"北岭医大附院骨科",呼吸不自觉地屏住。
三声铃响后他接起来,听筒里传来学弟陈立兴奋的声音。
"俞师兄!你上次咨询的椎体成形术,我们这边刚好有临床研究名额,所有费用..."
"需要多少自费部分?"俞明远首接打断,手指无意识地着钢笔。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至少准备十五万。包括骨水泥和术中导航的费用。"
挂掉电话,俞明远打开手机银行。
屏幕上"可用余额:3284.56元"的数字。
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值班室老旧的暖气片发出苟延残喘的嗡鸣。
"俞医生?"值班护士突然探头进来,"有位沈先生找您,说是...关于您父亲的病情。"
走廊尽头站着个穿深灰三件套西装的男人,牛津皮鞋在积水的地板上映出冷光。
与县医院掉漆的绿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递来的烫金名片。
"沈佳宇,前瞻咨询CEO"。
"冒昧打扰。"男人的声音像他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一样得体,"关于令尊的骨质疏松症。"
俞明远没接名片,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攥紧了缴费单:"医药代表应该走正规渠道..."
"血清CTX指标586pg/ml,骨钙素32ng/ml。"
沈佳宇突然报出两个数据,看到俞明远瞳孔骤缩,他微微一笑,"唑来膦酸治疗效果不佳,对吗?"
俞明远的手指僵在半空。
这些指标今早刚出结果,连病历系统都还没录入。
"北岭协和医学中心的椎体成形术预约单。"
沈佳宇从公文包取出文件,鲜红的公章旁是俞建国的完整病历号,"下周三上午十点,主刀是陈院士。"
俞明远喉结滚动了一下:"费用?"
"全免。"沈佳宇的微笑在走廊顶灯下显得莫测高深,"包括后续可能需要的骨水泥强化和股骨头置换。"
"条件?"俞明远后退半步,后背贴上冰凉的墙壁。
行医西年,他见过太多医药代表的套路。
从"学术赞助"到"数据采集",最后都变成处方单上不得不开的高价药。
沈佳宇突然压低声音:"你会在实验室里戴着蓝色防护镜观察橙色结晶。"见俞明远皱眉,他摇摇头,"抱歉,这都是我卜卦得到的信息。"
"精神科在二楼。"俞明远冷声道,转身时白大褂掀起一阵风。
"明天上午十点零七分,"沈佳宇的声音追上来,"药房会丢三支曲马多。监控会拍到穿蓝羽绒服的女人。"
次日查房时,急诊广播突然刺破晨间宁静:"药房请立即报备曲马多存量!重复..."
俞明远手中的病历夹"啪"地掉在地上。
他冲向监控室时,正看到画面定格在蓝衣女子将注射剂塞进手提包的瞬间,10:07,与沈佳宇说的分秒不差。
监控室老王嘟囔着:"奇了怪了,这女的怎么知道今天药房换班..."
离开监控室,他在拐角处撞上等候多时的沈佳宇。
"现在相信了?"沈佳宇嘴角噙着笑。
"你到底想要什么?"俞明远压低声音,走廊尽头护士站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沈佳宇从内袋掏出一张照片:"带我堂姐进临床研究组。"
照片上是正在给病人抽血的沈麦琪,她眼下有明显的青黑,但手法稳得惊人。
"沈护士?就凭她?"俞明远声音里带着医者的苛刻,"临床研究需要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
"她去年就考取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认证。"沈佳宇打断他,又抽出几份文件,"这是她参与的胰岛素泵临床试验数据,还有她在《中华护理杂志》发表的论文。"
俞明远快速翻阅着,眉头渐渐舒展。
论文里关于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的统计数据确实漂亮,但他仍摇头:"这和参与前沿临床研究是两回事。"
沈佳宇突然逼近一步,古龙水里混着一丝寺庙香火的气味:"俞医生,令尊的椎体随时可能塌陷。"他声音轻得像羽毛,"十五万手术费,或者给我堂姐一个机会,这对你是交易,对她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