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掏出身上仅剩的几枚零钱,攥紧手心,走进附近一家小文具店。
这是一家开在街角的老店,橱窗里还贴着一张“美术社校展招募启事”。
店里有点乱,但东西很全,墙上挂着铅笔、记号笔、素描纸、速写板,一切都朴实、实用。
林向阳站在货架前,认真挑选。
他没买套装那种昂贵的素描工具,而是选了三支最便宜的木杆铅笔、一个小铅笔刀、一沓A4草稿纸,一块小橡皮。
结账时,店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到他拿的东西,问:“学生画社的?”
林向阳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笑着应了句:“嗯,是的。”
他接过找零,走出店门,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
他把纸、笔收好,用塑料袋装着拎在手上,另一只手背着背包,沿着街边人流缓缓走去。
他的目标,是街角广场,是公交站台,是书店门口,是那些愿意驻足片刻的人。
六小时。
五幅肖像。
获得认可。
他要开始了。
他不是在乞求救命,也不是在走投无路地赌命。
他是在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画画,去向这个时代证明自己的存在。
“东京,我来了。”
林向阳背着包,手里拎着用塑料袋装好的铅笔和画纸,神情专注地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目标。
他脑子里反复练习着早上在车站广告栏上抄下的几句日语:
“对不起,可以给您画一张画吗?”
他练了十几遍,发音仍旧不标准,但也顾不上了。
他知道语言不流利,只能靠表情、肢体和态度去弥补。
然而,现实比他想的更难。
他在繁华街口蹲了一会,鼓起勇气拦下了一个穿西装的男人。
“那个……不好意思……请问……可以,我画您一张?”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画画的动作,尽量露出礼貌的笑容。
对方一愣,随即皱了皱眉,摆了摆手:“不、不用了。”
走得干脆利落,连犹豫都没有。
他又试了一次,是个拉着小拖箱的女学生。
对方迟疑了一下,扭头看了他几眼,最后还是快步走开,脸上写着警惕和困惑。
林向阳没有气馁。
他知道,在一个陌生国度、一个陌生时代,没有身份、没有语言基础的自己,要取得哪怕一丝信任,都不容易。
但他不能放弃。
六个小时的时间,必须完成五幅——他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他在池袋北口公园外徘徊了一圈,终于,在一处喷泉旁,看见了一对坐在长椅上的母子。
女人三十岁左右,穿着米色针织衫,神色温柔,手里拿着一罐果汁,正哄着身边那个西五岁的孩子。
孩子穿着一件红色小背心,脚下是刚刚踢飞的皮球,一边笑一边咿咿呀呀地模仿动画片角色。
林向阳站在不远处,观察了十几秒,深吸了一口气,走了上去。
“那个……不好意思……”
他的语调有点紧张,发音也不太标准,但他努力让自己说得清楚。
“我……可以……给你们……画画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比了个画板的形状,又拿出手里的铅笔和纸示意,一边轻轻点头。
那位母亲看了他一眼,眼里明显带着犹豫。
林向阳赶紧又补了一句:“不收钱……真的不收钱……我……是学生。”
那位母亲的眉头微微一松。
她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儿子,又看了看林向阳挂在肩上的破旧背包、手里干净整齐的画具,最后轻轻点头。
“可以。”
林向阳瞬间松了口气,连声道谢,动作迅速地坐到了一边,展开画纸。
他压住纸角,目光扫过眼前画面。
女人的头发微微别在耳后,鼻梁线条温和,眼角略有些疲惫;孩子眼睛大而有神,头发略卷,嘴巴微张着,正兴奋地看着远处的鸽子。
林向阳沉下心来。
他的铅笔在线稿纸上迅速游动,从构图、比例、姿态到神态捕捉,一气呵成。
他不再思考语言、不再管旁人的目光,只是专注于手下这幅速写。
哪怕是在现实最艰难的时刻,只要画笔在手,他就不会迷失。
五分钟后,他轻轻搁下铅笔。
“画好了。”
他双手递上画纸。
母亲小心接过,低头一看,眼睛顿时亮了一下。
她的侧脸线条被柔和勾勒,孩子活泼的笑容几乎跃然纸上。
画面不复杂,甚至略带仓促,但轮廓准确,情绪。
她愣了几秒,脸上浮现出一个意外而温暖的笑容。
“画得很好……真的,谢谢你。”
孩子在一旁也瞪大了眼睛,小手一指画纸:“妈妈,是我,是我!”
林向阳轻轻笑了。
他能感受到,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系统界面跳出提示:
人物速写完成(2/5)
获得对象真实正面评价
林向阳手一抖,几乎想笑出声来。
他按下心里的激动,向母亲再鞠一躬,然后挥手道别。
完成母子那一幅双人速写后,林向阳站在公园边上,手里握着画纸,手心的汗早己浸湿纸张边缘。
他喘了口气,看了一眼手机,任务面板更新为:
任务进度:2 / 5
(获得认可人数:2人)
他知道自己只是刚刚起步,还有三张要画,时间却在流逝。
“快一点,再抓三个人。”
他抱紧自己的画具包,目光如猎犬般在人群中游移。
他发现,街上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通常不会多停留,而小商铺前、广场长椅边,才可能遇到“愿意坐下来”的人。
第三幅,他遇到了一个独自站在糖果机旁的小学生。
那是个五年级模样的小男孩,穿着日式校服,背着黄色书包,正专心往扭蛋机里投硬币,时不时低声抱怨“怎么又是重复的”。
林向阳鼓起勇气,靠近后蹲下,笑着比出画画的手势,然后拿出纸和笔。
他磕磕绊绊地说:“可以……我给你画一张,好吗?”
小男孩疑惑地歪了歪头,然后认真盯了他几秒,点了点头。
林向阳迅速落笔,短短几分钟,一张卡通风格的小头像跃然纸上:那孩子嘟着嘴,双手叉腰,一副“我不高兴”的神情,被他夸张化得可爱又生动。
小学生看完后“哇”了一声:“是我耶!”
他连声说了好几次“厉害”。
系统提示浮现:
人物速写完成(3/5)
林向阳嘴角微扬。
第西幅,他在街头书报亭旁画了一位坐着歇脚的老奶奶。
她穿着宽大的和服,拄着木头手杖,鬓发雪白,坐在长椅上看报纸。
林向阳低声问了句,老奶奶没听懂,但看到他笔和纸的动作,只微微点了点头。
于是林向阳坐在一旁,安静地画着。
这幅画,他用了将近十分钟,是目前最认真的一幅。
皱纹、笑纹、眼角下垂的温柔感、头发的蓬松轮廓——都尽量勾勒出来。
画完递上去时,老奶奶看着画,笑得很温和,轻轻摸了摸纸角,然后点头:
“真好看,谢谢。”
系统提示再次更新:
人物速写完成(4/5)
获得目标认可
第五个目标,反而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