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地球是圆的

当那支自称来自“太阳神之国”的印加使团,被护送至长安时,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好奇与骚动之中。

他们的外貌,与大唐人,与西域胡人,甚至与天竺、大食人,都截然不同。

他们肤色古铜,五官轮廓分明,头上插着五彩斑斓的羽毛,身上穿着由羊驼毛织成的、图案繁复的华丽衣物。

他们带来的“草船”,更是让登州港的船匠们,大开眼界。那种用巨大的、产自高原的托托拉芦苇,捆绑、编织而成的船只,看似简陋,却拥有着惊人的韧性,足以抵御太平洋的惊涛骇浪。

但最让顾长安和李世民震惊的,是他们带来的,一个足以颠覆所有人常识的,铁一般的事实。

他们,来自世界的另一端。

他们,证明了——地球,真的是圆的!

这个消息,比之前顾长安发表的任何一篇《地球概论》,都更具说服力。

那些曾经对顾长安的“地圆说”,嗤之以鼻的顽固派老臣们,在亲眼见到了这些,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而来的“活证据”后,都陷入了长久的、世界观崩塌的沉默。

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也更加真实的世界,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大唐人的面前。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瘟疫。

印加使团中的一半成员,在抵达长安后,都相继病倒了。

他们身上,出现了高烧、呕吐、以及长出大量恐怖脓疱的症状。这种病,传染性极强,且大唐的医生们,从未见过。

恐慌,开始在鸿胪寺的驿馆中,蔓延。

“是天花!”

当顾长安,穿着一身由多层细麻布和橡胶制成的、原始的“防护服”,走进被严密封锁的隔离区时,他只看了一眼,便得出了结论。

这是旧大陆的“病毒”,在新大陆的“免疫空白”人群中,所造成的,毁灭性的灾难。

“顾大人,此等恶疾,闻所未闻,药石罔效啊!”随行的太医,看着那些在痛苦中呻吟的印加人,束手无策,满脸愁容。

“常规的汤药,自然是无用的。”顾长安的眼神,却异常的冷静。

他没有去开药方。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让人,牵来了一头健康的牛。

然后,他当着所有太医的面,用一把经过严格消毒的小刀,从一名病情最严重的印加病患的脓疱中,小心翼翼地,刮取了一点点脓液。

他将这些脓液,稀释之后,轻轻地,在牛的腹部,划开一道浅浅的伤口,将病毒,接种了上去。

“顾大人!您……您这是在做什么?!”太医们吓得魂飞魄散,“此乃以毒攻毒之法?万万不可啊!”

“这不是以毒攻毒。”顾长安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我称之为,‘以弱制强’。”

他脑中,后世关于“牛痘”和“疫苗”的原理,清晰无比。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那头牛,果然出现了轻微的发热和出痘症状,但很快,便自行痊愈了。

然后,顾长安,又从这头牛的痘中,提取了更温和的、己经产生“抗体”的牛痘浆。

他没有立刻用在人身上。

而是,先用在了自己身上。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根带着牛痘浆的针,轻轻地,刺入了自己的手臂。

“大人!!”猴子和石大,惊得几乎要冲上来。

“无妨。”顾长安摆了摆手,他相信科学,更相信系统给出的、关于他身体【病毒抗性:极高】的提示。

几天后,他的手臂,只是出现了轻微的红肿和低烧,便再无任何不适。

他成功了!

大唐,也是这个世界的第一支“天花疫苗”,在他手中,诞生了!

当他用这种全新的“疫苗疗法”,将那些濒死的印加使臣,一个个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

整个鸿胪寺,整个太医院,都为之沸腾了!

这,己经不是医术,这是神迹!

印加使团的领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祭司,在自己的病痊愈之后,带着所有的族人,跪在了顾长安的面前。

他们用最虔诚的姿态,亲吻着顾长安的脚尖,将他,奉为了“从日出之国降临的、能战胜死亡的,白色神明”。

他们献上了自己国家,最珍贵的圣物——几颗如同凝固的太阳般,金光灿灿的,被称为“太阳石”的奇特金属。

【叮!检测到超凡材料‘奥里哈刚’(Orichalcum),俗称‘山铜’,天然的室温超导体!可用于构建‘能量学’及‘信息学’核心组件!科技树解锁度大幅提升!】

顾长安握着那几颗温润的“太阳石”,心中,涌起了惊涛骇浪。

超导体!

这,是开启“电力时代”,乃至“信息时代”的,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在解决了瘟疫问题之后。

李世民在长安举行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盛大,也最为奇特的“万国来朝”大会。

大唐的朝臣,拜占庭的使者,吐蕃的大相,古里国的王公,大食的商人,以及……来自世界另一端,新大陆的印加祭司。

这些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不同的人,第一次,齐聚于雄伟的太极殿前。

顾长安,手持着那只缓缓转动的地球仪,站在所有人的中央。

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地球文明”的宏大视角,向所有人,讲述着这颗蓝色星球的浩瀚与奇妙。

然后,他宣布了大唐的下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

“大唐,将组建一支,史无前例的‘环球探索舰队’!”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征服,不再是贸易。而是去丈量,去探索,去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整个世界!”

“我在此,正式邀请,在座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文明,加入我们!让我们共同去迎接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这番话,通过不同的翻译,传入每一个使臣的耳中。

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撼、激动、与一丝对未来的,共同的向往。

一个属于地球文明的“命运共同体”雏形,在这一刻,由顾长安,亲手奠定了基石。

环球探索舰队的筹备,立刻被提上了日程。

更大,更坚固的宝船,开始在船坞中建造。

更精准,更强大的舰炮,也开始在军器监中铸造。

顾长安,则在格物院,攻克着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难题。

“老师,”墨承看着那巨大的世界地图,愁眉不展,“我们的舰队,一旦驶入大洋深处,远离陆地。那么,他们,该如何,与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进行联络?”

“飞鸽传书,早己无用。烽火狼烟,更是笑话。”

“难道,只能依靠船只,进行那长达数年的信息传递吗?”

顾长安,也陷入了沉思。

实时通讯。

这,是限制一个“全球化”文明,发展的,最大壁垒。

他看着手中,那块来自吐蕃的、能产生强磁场的“高原寒铁”。

又看了看另一只手中,那块来自印加的、能无损耗传导能量的“太阳石”。

磁场……超导……

一个疯狂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是天方夜谭的,来自于前世科幻小说中的模糊概念,第一次,如同幽灵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了出来。

“墨承,你说……”

“如果,有两颗被‘纠缠’在一起的粒子,无论它们相隔多远,哪怕是在宇宙的两端。”

“当我,触动其中一颗时……”

“另一颗,是否也能在同一瞬间,感受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