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角关系

宴会结束后,高层们逐渐散去,休息室里的喧闹声也随之安静了下来。

韩志远站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大圆桌,眼神阴沉。

今晚,他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周启山冷嘲热讽的声音还在他耳边回荡,张彪和王洪权那带着揶揄的笑脸更让他愤怒不已。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会踩低捧高。”韩志远暗自咬牙,怒火几乎无法抑制。

他缓缓绕着圆桌走了一圈,像是在收拾残局,但其实是在思考今晚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当韩志远的目光扫到张彪的座位时,他的脚步顿了下来。

桌边摆放着两瓶满满的雪碧,看上去似乎没动过。

“张彪这家伙,真浪费。”韩志远低声咒骂,随手拿起一瓶,准备带回后勤处。

然而,就在他拧开瓶盖时,一股熟悉的酒香瞬间涌入鼻腔。

他的动作停住了,眉头紧锁,眼中露出一抹狐疑。

他靠近瓶口仔细闻了一下,确认那不是雪碧,而是茅台的味道。

那一刻,他的脑子“嗡”地一声,所有的疑问和愤怒瞬间涌上心头。

“茅台?!这是我的酒!”韩志远低吼了一声,捏着瓶子的手青筋暴起。

“一定是张彪搞的鬼!”韩志远愤愤地想,“这家伙今晚全程对我冷嘲热讽,肯定是早就设计好了这一切,把我的酒换成雪碧,放到他面前,让我难堪。”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张彪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心里更加愤怒:“他以为这样就能打压我?做梦!”

紧接着,他又想到了财务主管周启山。

周启山一直对他管理后勤的不满早已昭然若揭,每次基地出现账目问题,周启山都借机指责他。

“会不会是周启山联合张彪,想要把我彻底压下去?”韩志远越想越觉得可能,“这两人早就一伙了,他们就是想把后勤从我手里夺走!”

最后,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林玉婷那副笑容。

林玉婷,张彪,韩志远的关系比较复杂。

林玉婷是基地里为数不多的稍微年轻点的女人。

她三十出头,颜值一般,但身材匀称,曲线感较强,尤其是穿着职业装时显得干练又有几分妩媚。

虽然五官不算精致,但化妆技巧娴熟,总能让自已看起来更有气质。

韩志远是基地后勤主管,虽然职位不低,但因为长相油腻、身材臃肿、又秃顶,总给人一种不修边幅的感觉。

他在高层中显得有些不起眼,但他的长处是“会做人”——善于钻营,擅长用钱和利益笼络人心。

这一点,也是林玉婷看中的。

林玉婷知道韩志远对她心存好感,甚至带着几分低俗的迷恋,但她并不介意,反而善于利用这种情感关系为自已谋利。

韩志远经常花钱给林玉婷买各种奢侈品,比如名牌包、化妆品、高档首饰,时不时地约她吃饭,送些小礼物。

对他来说,这些开销是“投资”,为了博得林玉婷的好感,同时也让其他高层知道,他和林玉婷的关系密切。

林玉婷对韩志远的“付出”来者不拒。

尽管韩志远很清楚林玉婷对他的“喜欢”并不真诚,但他并不在意,甚至觉得这是一种“默契”。

他相信,只要他继续花钱,林玉婷就会继续帮他拉拢人心,甚至在关键时刻站在他这边。

而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张彪。

张彪是基地教官组的组长,身材高大、面容硬朗,有一种天生的“男人味”。

他的强势、果断和不拘小节的性格让他在学员和教官中都有很高的威信,也让林玉婷对他格外青睐。

与韩志远不同,林玉婷对张彪是真正的欣赏甚至有几分倾心。

林玉婷对张彪则表现出更多的欣赏和依赖。

她经常在私下场合流露出对张彪的崇拜,比如夸赞他的领导能力,或者在困难时主动寻求他的帮助。

张彪的强势让她觉得自已需要“示弱”,而她的聪明又让张彪觉得这个女人很懂事。

这种微妙的平衡让两人的关系既暧昧又充满张力。

韩志远并不是完全没有察觉到林玉婷与张彪之间的关系。

他对张彪的强势早就心怀不满,再加上林玉婷对张彪的态度明显比对他更亲近,这让他心里极为不痛快。

他觉得自已付出了那么多,却无法完全得到林玉婷的信任和倾斜,这种挫败感让他越发敌视张彪。

韩志远对张彪的嫉妒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在虎涛基地的高层中,张彪的地位和个人魅力让韩志远感到深深的不安,而这种不安逐渐演变成了怨恨。

韩志远经常听到教官组内部对张彪的赞美:“张组长多厉害,训练又严格,大家都服他。”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刀戳在韩志远的心上。

张彪靠的是实打实的能力。他训练严格,教官组的成绩在基地中最为突出。

无论是学员的纪律管理还是对外的宣传,张彪的表现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韩志远的职位更多依赖于他和杨虎涛的亲戚关系。

他的能力平平,后勤管理中经常出现纰漏,每次出问题都需要财务主管周启山帮忙善后。

韩志远清楚,杨虎涛表面上信任他,但对他的能力并不满意。

如果让张彪掌管更多资源,韩志远担心自已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林玉婷对张彪的态度是压垮韩志远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早已看出林玉婷对张彪另眼相看:每次开会时,她总是主动靠近张彪,甚至偶尔会低声与他交谈,还不时流露出崇拜的目光。

他觉得自已付出了那么多,花了那么多钱讨好林玉婷,却仍然比不过张彪的几句随意的言语和自然的魅力。

韩志远冷着脸走出后勤处,脚步急促,身上的怒气几乎掩饰不住。

他脑海中反复回想着宴会上那两瓶被调包的“茅台雪碧”,还有张彪的得意和周启山的冷嘲热讽。

这些场景像钉子一样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愤怒又不甘。

他来到主楼二楼,直奔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