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事了,聂文升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刘副厂长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周。在这一周里,厂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对于谷一鸣这样的小角色来说,这些变化并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不过,他还是能感受到厂里紧张的氛围。

轧钢厂里,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正在上演。谷一鸣从谷一云那里得知,自从刘副厂长离开后,杨厂长和李怀德之间的明争暗斗愈发激烈。

他们为了争夺那几个空缺的职位,可谓不择手段。

在这一周里,轧钢厂几乎天天都要召开两三场会议。而每次会议的主题,都是关于如何分配那些空出的职位。

杨厂长和李怀德各自施展手段,试图拉拢刘副厂长留下的人脉。毕竟,刘副厂长曾经是中立派,手下也有不少同样保持中立的员工。现在刘副厂长倒台,这些人失去了依靠,急切地想要寻找新的庇护。

谷一鸣意识到,这场权力斗争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自已的利益,而那些没有背景的普通员工则成为了他们利用的对象。

谷一鸣知道自已不能卷入这场风暴之中,否则很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因此,他决定继续保持低调,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等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要知道在这种国营大厂里面儿有一个靠山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了一座强硬的大靠山,那么不管是谁都会给几分面子。

而之所以采购科的李文科长敢这么硬气,对杨厂长不感冒,甚至不把杨厂长放在眼中,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后台是李怀德。

所以,只要李文能够做到工作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在立场上完全可以不鸟杨厂长,而且杨厂长也拿李文没办法。

毕竟人家的后台比自已还硬,就算自已想要处理李文,也要看李怀德答不答应。如果李文工作进行得不好,眼里又没有他这个厂长,

那么杨厂长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拿下,即使有李怀德保护也无济于事。但偏偏李文工作完成得很好,让杨厂长抓不到任何把柄,自然也就无法对李文下手。

因此,李文才能够如此嚣张,完全不把杨厂长放在眼中。因为大家都是有后台的人,如果你工作上挑我的刺儿,那我的后台也会在工作上找你手下的麻烦。这都是一个道理,谁也不怕谁。

外面也闹得轰轰烈烈,谷一鸣听聂文说刘副厂长的后台也到了。

原来,刘副厂长的后台与刘副厂长敌特这件事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因为与刘副厂长的关系而受到了牵连。幸运的是,这位后台拥有一定的人脉资源。

经过长达一周的深入调查,最终确定他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被组织安排停止所有职务,并遣返湖南老家养老。

要知道,湖南可是教员的大本营,如果没有足够的人脉和背景,即使只是想在这里养老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王败寇,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在权力的倾轧下,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身处其中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站队,站对了队伍就能一飞冲天、鹏程万里;站错了队则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借用后世一句很有名气的“胜天半子”说的一句话,后来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放牛娃真的出人头地了,就连他们村里的狗都跟着沾光,去当了警犬。

这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啊!一个人成功了,他身边的人也会跟着受益;而如果你欠了别人人情,那么当对方遇到困难时,你自然也会受到牵连和影响。

所以说,无论如何,只要你成为了别人的敌人,一旦对方崛起,你就只能被整治、被边缘化,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事后,谷一鸣曾与聂文一起喝了场酒。在酒桌上,聂文再次向谷一鸣表示感谢,并对他进行了一番劝解,劝他不要如此激进。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谷一鸣之所以夜闯刘副厂长家,就是为了报复他。但在他们这个层面,这种行为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谷一鸣还是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他幸运地发现刘副厂长是一名敌特分子,否则他的结局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这个事儿只是轻轻的提了一嘴,因为此刻的聂文正处在兴奋之中,前文说道了聂文的老首长给了他暗示,暗示他会更进一步,这不谷一鸣便听说了组织对他的新的安排:轧钢厂保卫科处长兼任轧钢厂副厂长。

这个副厂长就负责之前刘副厂长负责的那一摊儿,这对聂文来说,无异于在轧钢厂的权力大大增强了,因为之前他只是属于权力机构的,在轧钢厂里面独立于轧钢厂权利之外。

前文也说过了,轧钢厂保卫科隶属国防部,只是有钢厂发工资,但是聂文他们的编制还是在国防部,跟轧钢厂没有丝毫的关系,轧钢厂管不到保卫科,保卫科可以管到轧钢厂内部事务。

这对于聂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提升。原本他虽然在轧钢厂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毕竟还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

现在,他不仅继续担任着保卫科处长的职务,还兼任了轧钢厂的副厂长,这意味着他将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轧钢厂的管理和运营当中。

作为轧钢厂的副厂长,聂文将负责之前由刘副厂长负责的那一部分工作。这让他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同时也意识到自已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他明白,要想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随着职位的晋升,聂文在轧钢厂内的权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他不再仅仅局限于保卫科的范畴,可以直接参与轧钢厂的决策和管理。

这种变化使得他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已的才能和智慧,为轧钢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轧钢厂保卫科与国防部的紧密联系依然存在。聂文深知自已的根在国防部,而轧钢厂只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他需要保持与国防部的良好沟通和协调,确保轧钢厂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聂文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期待着在新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同时,他也将继续坚守自已的原则和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就是这么一个格局,当聂文升任副厂长之后,就有权利插手轧钢厂保卫之外的事情,轧钢厂还是管不到保卫科,这就让聂文有了很大的话语权

这一下可把李怀德乐坏了,他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还要甜。要知道,他一直以来都与轧钢厂的正厂长杨厂长针锋相对,水火不容。而在这次吞并刘副厂长势力的计划中,李怀德那可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用尽心思,才得以占尽了大便宜。

这不,刘副厂长遗留下来的势力,有整整六成落入了李怀德的囊中,而剩下的四成就被杨厂长收入麾下。不过呢,要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势力,非刘副厂长本人莫属。毕竟作为副厂长,他在轧钢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话语权极大。

当杨厂长和李怀德正在揣测着,究竟会是上头直接空降一个新的副厂长,还是让他们从内部自行推选时,万万没想到,聂文竟然被突如其来地任命为新的副厂长。这可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啊!

一想到自已与谷一鸣之间的深厚交情,再联想到聂文和谷一鸣的关系,李怀德顿时觉得自已和聂文简直就是天生的盟友。

不仅如此,李怀德还记得上次谷一鸣慷慨地为轧钢厂提供了 10 偷猪肉,当时杨厂长居然还指使保卫科去调查谷一鸣获取这些猪肉的渠道。然而,这件事最终却被聂文言辞犀利地回绝了,让杨厂长瞬间哑口无言。

聂文直接说道,这是人家自已的渠道,本身轧钢厂李厂长就说了收购物资不问来源,你这样去调查人家,那后续还要不要人家给轧钢厂采购物资了,每个采购员都有自已的物资渠道,那你全交出来,那还让这些采购员吃什么?

一段话可是把杨厂长给的无话可说,满脸通红。李怀德至今想起那个场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件事也分裂了杨厂长跟叶文的关系,所以说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再加上自已跟你的关系还不错,这就天然的无形中增大了自已的势力

要知道保卫科可真的是权力不小,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教员可是足足宣传了半个世纪,在轧钢厂里聂文可以谁都不鸟,甚至于杨卫国这个正厅级厂长都不鸟他,因为聂文也是正厅级,而且手里还握着枪杆子呢,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也就导致第一次常务会的时候,杨厂长正做主位下手左侧为李怀德,右侧为聂文,李怀德聂文下手坐的都是属于自已的势力的人员,后才是杨厂长的势力人员

杨厂长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恐惧。尽管他身为轧钢厂的老大,但实际上,那些对他下手的老二和老三却是他的对手。

很明显,这位杨厂长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到我们教员同志的战斗精髓。教员曾教导我们:“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然而,我们这位杨厂长却完全颠倒了这个理念,将敌人搞得越来越多,而朋友则越来越少。

实事求是地讲,杨厂长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领导者。他原本也是从部队转业归来的军人,按道理来说应该与其他同样来自部队的人相处融洽才对。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与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与聂文之间的关系,更是变得异常紧张。要知道,聂文同样是从军队出身的,本应与杨厂长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聂文逐渐疏远了与杨厂长的关系。

相比于搞权力争斗,杨厂长更喜欢的是窝在车间里进行生产和技术改进,这也导致了善于钻营的李怀德跟他的斗争中,杨厂长常年处于弱势,别看他是一个正厂长,但在与李怀德的交锋中却总是落于下风。

这次常务会虽然讨论的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杨厂长却感到如坐针毡。他心里清楚,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对他不利的暗流涌动。

他暗自琢磨着,等会议一结束,今晚无论如何都要去找找自已的老领导,向他取取经,听听他的意见。

杨厂长深知,在这场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光靠自已埋头苦干显然不够。他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策略来应对李怀德等人的挑战。

同时,他也要审视自已的不足之处,看看能否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扩大自已的影响力,从而扭转当前的劣势局面。

杨厂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地跟老领导交流一番。不仅要请教工作中的困惑,还要请他分析自已目前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他还希望能从老领导那里得到一些关于团队建设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应对李怀德的挑战。

总之,杨厂长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要在今晚的拜访中汲取经验、反思自我,并为今后的工作制定出更有效的战略。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已的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