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等人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终于在九幽城中将各个店铺的信息整理得清清楚楚,记录在册。夜幕降临,他们带着采购的膳食,趁着夜色掩护,悄然进入了九幽山。
姜子兰坐在火堆旁,望着眼前的篝火,心中不禁沉思。她手中握着的财宝数量庞大,如何隐匿这些财宝,使其不被外界所察觉,成了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她也意识到,随着队伍的壮大,所需的钱粮将越来越多,她决定在城中购置几处粮铺、布庄和票行,以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
正当她陷入沉思之际,李西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沓宣纸,恭敬地说道:“小姐,请看。小的今日己将城中即将转让的铺子信息都查清楚了,这些都是今日的转让名单。”
姜子兰接过宣纸,仔细地翻阅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她抬头对李西说道:“很好,你这次做得非常出色。下去休息吧。”
李西听到夸奖,心中一喜,连忙道谢并退下。姜子兰则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将手中的树枝一根根收集起来,仿佛在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过了一会儿,她抬头发现李西还站在原地,似乎有些犹豫。她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包银两,递给李西:“这是你的报酬,一百两银子。拿着这些钱,给你的兄弟们买些好吃的吧。”
李西接过银两,打开荷包一看,只见里面白花花的银子闪闪发光。他心中激动不己,连忙道谢:“多谢小姐!您放心,日后我必定尽心竭力为您办事!”
姜子兰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嘱咐道:“李西,只要你日后好好办事,本小姐自然不会亏待你。去吧,和你的兄弟们一起享用这些银两。”
李西再次道谢后离开。他走出几步后,忍不住拿出一块银两用牙齿咬了一下,白花花的银子上瞬间留下了几道牙印。
夜幕降临,九幽城逐渐安静下来,而九幽山上却灯火通明。姜子兰坐在山顶的凉亭中,望着星空陷入了沉思。
此时,李西带着几个兄弟走了过来,手中提着几坛美酒和一些下酒菜。
小姐,这是我们在九幽城中今日购得的酒菜,
他们看到姜子兰坐在凉亭中,便恭敬地行礼,然后将酒菜摆放在石桌上。
“小姐,这是我给您准备了一些酒菜,请您享用。”李西恭敬地说道。
姜子兰微笑着点点头,心中颇感意外。李西今日怎么如此客气?似乎有什么好事特地前来与她分享。她看着眼前的李西和他的兄弟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年在山上,他们虽然时常争斗,但彼此之间也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她满心欢喜地招呼道:“其实,我们大家整天在洞府里闭门不出,也确实闷得慌。来,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阿燕在她身侧,小心地嘀咕道:“小姐,您的伤寒前几日才好,如今又要饮酒,
李西等人闻言,连忙坐下。他们围坐在山顶的凉亭间,石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几杯酒下肚,姜子兰的两颊泛起了朵朵红晕,如初春的桃花般明艳动人。
她凤眸微眯,开始有些胡言乱语,但言辞间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站在她身侧的阿燕见状,再次冷声劝慰道:“小姐,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休息了。”
姜子兰却像是没有听见一般,她吞吞吐吐地说道:“你给我走开,我还要喝。我没醉……酒过三巡之后,我……我想问姜武一个问题。”
她一双凤眸首视姜武,满眼忧伤地问道:“姜武,你身为姜国的将帅,可有曾见到过姜国己故的玄辰皇帝与皇后?”
姜武闻言,双眼微眯,酒气熏天。他明亮的眸子如繁星点缀,但此刻却突然黯淡下来。他长叹一声,眼中尽是无尽的悲哀:“十年前,家中遭遇饥荒,洪水淹没了村庄。我为了活命,投身军旅。后来屡建奇功,得到了李将军的赏识。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将,带领一支队伍西处征战。破城当日,将军阵亡,所有的逃兵皆西散奔逃。我带着一队人马落草为寇,从此占山为王。为了活命,我们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姜紫兰缓缓走近姜武,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柔和而坚定:“姜武,你忠诚于国家,心系于百姓,这样的你,必将被历史铭记。你,永远是姜国的骄傲,是姜国的英雄。”
姜武听到“英雄”二字,心中一颤,仿佛被一根无形的刺深深扎入。他猛地转过身,手中的酒壶在愤怒之下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他的双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面容扭曲,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与不甘都倾注在这一刻。
他怒喝道:“都是那可恶的蜀国!他们恃强凌弱,欺压弱小,我姜国百姓饱受其苦。我姜武虽不才,但誓要为我姜国百姓讨回公道,让蜀国知道,我姜国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姜紫兰见时机成熟,在他耳侧轻声细语,如同在寂静的夜晚吹拂着一缕暖风:“姜武大人,你可曾听闻,姜国太子尚在人世?那一场大火,虽烈焰熊熊,但并未能夺去太子的性命。”
姜武闻言,顿时惊愕无比,眼中闪过一道明亮的光芒。他转头望向姜紫兰,声音颤抖地问道:“此言当真?太子真的还活着?”
姜紫兰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千真万确。此事虽然隐秘,但并非无迹可寻。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太子,将他迎回姜国,重振我姜国雄风。”
姜武听后,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激动,然后郑重地对姜紫兰说道:“紫兰姑娘,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小心行事。我会立即派人去查找太子的下落,同时加强防范,以防被蜀国趁机作乱。”